场地预约办事指南站内搜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功能委员会及小组
    • 党政办公室
  • 学院新闻
  • 党建工作
    • 党委委员
    • 党建动态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
    • 实验技术人员
    • 教师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办事指引
    • 研究生
      • 办事指引
    • 教研室
    • 招生工作
  • 学术科研
    • 科研团队
    • 学术动态
  • 学生工作
    • 学工信息
    • 团委动态
    • 学子风采
    • 就业服务
    • 校友基金
  • 工会建设
    • 工会资讯
    • 工会动态
  • 人才招聘
    • 人才引进
    • 人事服务
  • 下载中心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风采 | 欢迎修保新教授加入我院!

博士生导师——修保新教授基本信息修保新,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数字化体系平行智能、面向体系的大模型应用等方面研究,包括体系知识化建模、平行体系认知、体系优化设计、平行体系演化与探索性评估、领域大模型构建与应用等。教育背景● 1996.09~2000.07,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0.09~2002.06,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2.06~2006.12,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提前攻博)。工作经历● 2025.01至今: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风采 | 欢迎许丹副教授加入我院!

博士生导师——许丹副教授基本信息许丹,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空天态势感知、复杂系统任务规划与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专注于:多智能体系统、深度强化学习、协同任务规划、自主路径规划、智能博弈与决策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教育背景●1997.9-2001.7: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9-2004.1: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2-2008.6: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25.1-至今: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各学科专业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如下: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代码方向名称复试分数线备注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71100系统科学69不分方向290454560602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69不分方向280454560603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9不分方向280454560604085400电子信息69不分方向3

力逐天际,慎行万里 | 中山大学“力鸿一号”/“慎思二号D”型号队伍成立大会顺利举办

项目背景中山大学与中科宇航共同开展“力鸿一号”飞行器研制及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攻关与试验。中山大学成立了“慎思二号D”型号试验队伍,深度参与火箭研制与首飞试验。此次试验将促进中山大学科研模式的创新与新工科建设,共同探索航天科技赋能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型号代号含义“力鸿”为中科宇航可重复使用火箭系列型号。“慎思二号D”为中山大学抓总研制的箭载制导计算机,部署我校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智能无人系统团队研发的最优着陆制导算法,其中“慎思”二字取自中山大学校训,代表了箭载计算机的高算力以及算法自主“思考”决策的含义。鸿鹄高飞,慎思远航2024年10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学“力鸿一号”/“慎思二号D

我院孟凡辉博士在PNAS发文揭示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普遍规律

近日,我院孟凡辉博士以“Spreading dynamics of information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为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该研究基于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的数十亿用户传播数据,提出一个能准确描述信息传播机制的普适物理方程,解决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诸多争议。 自人类语言诞生之初,信息传播现象便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中,并深刻影响着人类集体行为。然而,与信息传播相关的行为数据通常难以获取,导致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一直未被澄清。在众多研究中,通常假定多种模型。随着在线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的方

桃李争春,师道同光 | 2024年许仲伟奖学奖教金获奖师生风采展示

热烈祝贺2024年许仲伟奖学奖教金获奖师生风采展示为支持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开展,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刻苦奋进、学有所成,鼓励教职工履职尽责、教书育人,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学院全面发展。在中大法学院校友许仲伟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许仲伟奖学奖教基金”,用于奖励学院表现卓越的优秀学生和老师。根据《中山大学许仲伟奖学奖教基金章程》有关规定,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序开展2023-2024学年许仲伟奖学金推荐评选会议、许仲伟奖教金评选会议,与会评委根据申请师生提交的申报材料和综合表现,最终评选出本年度获奖学生15名、获奖教职工2名。学院坚持综合评价与突出

善心传爱,逐梦远航 | 2024年何文彬伉俪奖助学金获奖学子风采展示

善心传爱逐梦远航2024年何文彬伉俪奖助学金获奖学子风采展示“何文彬伉俪奖助学基金”由社会贤达何文彬伉俪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资助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理工类专业和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优中选优”实验班的优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追求卓越,积极投身服务国家基础研究、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事业,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上取得更大成就。根据《中山大学何文彬伉俪奖助学基金章程》,何文彬伉俪奖助学金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与教育发展基金会指导、监督,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基金管理小组组长,连同六家强基计划理工类专业院系(数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院

巾帼绽芳华 | 向每一位正在奋斗的新时代女性致敬!

/ WOMEN'S DAY /女教师,一个温柔而坚韧的称谓,承载着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她们以智慧为笔,以爱心为墨,点亮学生心灵深处的光芒。她们是知识的传递者,是梦想的引路人,是岁月长河中不灭的灯塔。她们的身影,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也是未来最温暖的希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机器人协会的同学们以创意与科技为笔,为敬爱的女教师们献上了一份独特的礼物——精心制作的3D打印玫瑰花。每一朵玫瑰都凝结着同学们的心意,承载着对老师们深深的感激与敬意。这些花朵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对老师们无私奉献与辛勤耕耘的真挚礼赞。除了3D打印玫瑰花,学生们还亲手为老师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芬芳花束与暖心小礼物,

加强有组织科研,赋能高质量发展 | 中山大学“力鸿一号”/“慎思二号D”型号队伍2025年第一季度调度会议顺利召开

2025年3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学“力鸿一号”/“慎思二号D”型号队伍2025年第一季度调度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389栋720会议室举行。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陈洪波教授,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庄学彬,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郭涟涟,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劲博副教授及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参会。会议由型号办主任庄学彬副院长主持。型号队伍副总设计师王劲博副教授汇报了当前研制工作进展,强调团队成员正严格按计划推进代码复核、算法仿真测试等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阶段性目标。后续工作已按计划发射时间倒排,包括组内半实物仿真测试、与合作单位开展组间联调等关键节点,力争实现各环

学子风采 | 佘恺涔: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学生简介 佘恺涔,男,汉族,共青团员,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何文彬伉俪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现任中山大学机器人协会副会长。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中山大学校训,已成为这位青年学子的人生航标。自踏入康乐园以来,佘恺涔始终以奋楫笃行之姿,在求学问道的航程中破浪前行,向着臻于至善的彼岸不断进发。 踏入康乐园的那天起,佘恺涔便以勤勉为桨,以专注为舵,在知识的海洋中竞渡前行。 在课堂上,他全情投入每一门专业课程,以浓厚的兴趣为引导,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纲领,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而坚实的知识框架。图书馆

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日,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申报的“广东省无人系统群体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该中心联合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格通信”)共建,陈洪波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标志着学院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新动能。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使命是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养产业技术人才,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山大学

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系列讲座 | Tony Q.S. Quek院士--6G 之争: 2025 年及未来会发生什么?

3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学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系列讲座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第二教学楼414讲学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由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邀请新加坡工程院Tony Q.S. Quek院士作题为 “6G 之争:2025 年及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专题讲座。 讲座由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洪波教授主持。来自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等师生参加此次讲座。陈洪波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Tony Q.S. Quek院士

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系列讲座预告

讲座时间 2025 年 3 月 28 日 10:00-11:40 讲座地点广州校区南校园第二教学楼(389栋)414讲学厅讲座简介 随着 5G 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数年,学术界早在2018 年便已开启第六代 (6G)无线系统的研究。根据发展时间线,6G 预计将在完成 IMT-2030 规范后于 2030 年实现商用。基于 5G 的技术突破,6G 有望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下一场变革性飞跃,以支撑未来扩展现实(XR)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本次演讲将分享对 6G 技术前景的展望,探讨可能构成 6G 核心的关键技术,并介绍新加坡在该领域科研投入的国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召开学习教育动员会

3月19日,学校召开动员会议,正式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1日,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迅速响应,召开党委扩大会,启动学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黄勇平主持,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参会。会上,黄勇平书记传达了学校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动员会议精神,详细解读《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以及学校党委的相关要求。他强调,本次学习教育是学院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将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穿学习始终,不断提升思想觉悟。会议

陈洪波教授团队在机器人领域国际顶刊发文

近日,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洪波教授团队在机器人领域国际顶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影响因子:4.6)上发表题为"S3E: A Large-Scale Multimodal Dataset for Collaborative SLAM"的研究成果,正式发布首个面向多机器人协作同步定位与建图(C-SLAM)的大规模多模态数据集S3E。该数据集填补了协同SLAM领域高质量基准数据的空白,为多机器人协作算法的研发与评估提供了重要支撑。图 1 采集平台,三个遥控车辆分别名为 Alpha, Bob 以及 Carol。01背景与挑战多机器人协作在

朱孔军书记调研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之际,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孔军到广州校区南校园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学校“大思政”工作开展情况,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多年来坚持立足华南、辐射全国,围绕“三农”开展深入研究,成效显著。朱孔军书记首先来到这里,听取中心主任吴重庆教授的工作汇报,与中心研究人员亲切交流。他对中心近年来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开展“家乡田野”主题实践活动,带动学生扎根社会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的做法表示肯定,勉

自信自强 做确定的自己 |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讲授本科生思政第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勇平于2025年3月25日下午,在389栋405会议室为2023级信息工程实验班本科生讲授了一场主题为“自信自强,做确定的自己”的思政第一课。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黄勇平书记从国家战略高度和个人成长视角出发,为学生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新时代浪潮中锚定人生目标,把握自身发展的确定性,自信自强地迈向未来。黄勇平书记讲授思政第一课 会议伊始,黄勇平书记精准解读了今年两会精神,着重指出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

学子风采 | 徐恺:心向求知,行稳致远

学生简介徐恺,男,汉族,2000年9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一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一校训如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炬,照亮着中山大学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亦是中山大学馈赠给莘莘学子最珍贵的人生财富。在中山大学潜心求学的这六载春秋里,徐恺在知识的瀚海遨游,在探索的征途跋涉,对校训的内涵从懵懂认知,逐步走向深刻理解,收获了受益终生的成长与进步。01#勤勉求学,立志深造#自踏入中山大学开启学业之旅起,徐恺便深刻领悟到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计算机领域学习的关键意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一、接收调剂基本信息我院接受调剂专业信息如下:接收调剂专业代码及名称接收调剂方向代码及名称拟调剂招生计划拟调剂复试名额071100系统科学69不分方向36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69不分方向24085400电子信息69不分方向1122注:具体调剂复试人数以实际接收调剂复试人数为准,具体调剂招生计划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二、调剂要求(一)符合教育部和学校的调剂政策要求。(二)接受考生调剂的第一志愿专业范围:1、系统科学(071100)专业只面向第一志愿报考中山大学数学、统计学专业未被原专业拟录取的且通过中山大学复试基本分数线的学术学位优秀生源。2、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专业只面向第一志愿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通知

各位考生: 经过我院招生领导小组初审,研究生院核查,现对通过我院调剂复试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1。考生须于2025年4月2日 15:00前扫描考生个人简历、学籍学历证明/证书、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或相关论文、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电子版发至邮箱:ssse@mail.sysu.edu.cn(邮件请以专业+名字+联系电话命名,考生所有材料应合并为一个PDF文件)。为便于联系,请考生保持通讯方式畅通。 具体复试安排详见附件3。请各位考生提前做好准备,预留行程时间,如遇突发情况请及时与我院取得联系。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20-84114104邮箱:ssse@mail.sysu.e

分页

  • 首页  « 第一页
  • …
  • 页面 2
  • 页面 3
  • 页面 4
  • 页面 5
  • 当前页 6
  • 页面 7
  • 页面 8
  • 页面 9
  • 页面 10
  • …
  • 末页 尾页 » 

Email: ssse@mail.sysu.edu.cn

办公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389栋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21 - 2023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功能委员会及小组
    • 党政办公室
  • 学院新闻
  • 党建工作
    • 党委委员
    • 党建动态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
    • 实验技术人员
    • 教师风采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办事指引
    • 研究生
      • 办事指引
    • 教研室
    • 招生工作
  • 学术科研
    • 科研团队
    • 学术动态
  • 学生工作
    • 学工信息
    • 团委动态
    • 学子风采
    • 就业服务
    • 校友基金
  • 工会建设
    • 工会资讯
    • 工会动态
  • 人才招聘
    • 人才引进
    • 人事服务
  •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