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风采 | 欢迎修保新教授加入我院!

发布人:本站编辑
600

 

博士生导师——修保新教授

基本信息

修保新,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数字化体系平行智能、面向体系的大模型应用等方面研究,包括体系知识化建模、平行体系认知、体系优化设计、平行体系演化与探索性评估、领域大模型构建与应用等。


教育背景
● 1996.09~2000.07,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
● 2000.09~2002.06,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 2002.06~2006.12,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提前攻博)。


工作经历
● 2025.01至今: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2019.10~2024.12,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
● 2006.12~2019.07,国防科技大学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讲师、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讲授课程
体系工程原理/体系工程理论与应用


招生专业
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科研项目
近5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工程等科研项目10余项。
获得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科3项、三等奖3项。


代表性著作、论文情况
著作:

【1】敏捷指挥控制组织结构设计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2】体系工程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0.
论文:

【1】Quantifying Conformance Between Object-Centric   Event Logs   and Models, IEEE Access, 2024, vol 12.

【2】Diagnosing Conformance Between Object-Centric   Event Logs   and Models, IEEE Acces, 2023, vol.11.

【3】Multiple weak supervision for short text  classification, APPLIED   INTELLIGENCE, JAN 2022

【4】 Discovery of Object-Centric Behavioral  Constraint Models   With Noise, IEEE  Access, 2022, vol.10.

【5】Revisiting the power of reinsertion for optimal tar gets of   network attack, Journal of Cloud Computing, 2020, vol 9.

【6】面向海上移动目标的空天协同连续观测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

 

发明专利
【1】基于预训练模型增强的图谱关系抽取方法,CN202410876214.9
【2】在线文字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在线文字识别方法及装置,CN20241083
【3】基于度量学习的文字笔迹显示方法,CN202410260746
【4】基于时间关系感知的时序知识图谱补全方法,CN202311334014.2
【5】一种基于多重弱监督集成的短文本分类方法,CN202010211121.6
【6】关联计算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ZL201610050952.3


学术兼职

●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博弈与兵棋推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大模型与决策智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平行智能指挥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


入职感言
历经五年的特聘研究员工作,如今成功转聘为正式教授,我满心激动与感恩。能继续与诸位优秀的同事并肩作战,这份喜悦难以言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相互学习、彼此支持,未来也定能携手创造更多辉煌。

作为一名“新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学科方向建设方面,我愿倾尽全力,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为学科发展出谋划策;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会用心指导学生,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为社会与国家建设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将不懈探索,力求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为学院科研实力的提升添砖加瓦。

此外,我热切期望联合不同研究领域和方向的老师,发挥各自所长,群策群力打造数字化体系平行智能认知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并以此为依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再次感谢学院给予我的信任与支持,未来,让我们一起为学院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