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推进“一融双高”——我院教职工党支部与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举办党建共建活动
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高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4月20日,我院教职工党支部与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以下简称“科考中心”)党支部举办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暨结对共建授牌仪式。此次党日活动的主题是心怀“国之大者”,推进“一融双高”。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科考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科考中心副主任吴海铭,船长金德飞,大气科学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副书记韩博副教授,我院党委书记黄勇平,副书记袁婷,党委委员、副院长庄学彬,科考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叶玮茵、我院教职工党支部副书记郭涟涟等3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游顺勇副书记主持。游书记首先对我院代表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党建工作基本情况、特色亮点、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游书记指出,大气科学学院党委积极推动“党建+”引领新模式,开拓立德树人新模式,团结师生推动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以党建为引领确保管好用好“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游书记表示,希望此次党建共建活动为双方今后的深度交流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共同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共促。
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游顺勇介绍学院党建情况
我院黄勇平书记对大气科学学院和科考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院党建基本情况。黄书记表示,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总体性学院的作用,并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立德树人、巡视整改、党风廉政建设、党建业务融合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情况。黄书记指出,希望双方心怀“国之大者”,聚焦重点任务,加强调研交流和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优质党建品牌,建立支部党建共建的长效发展机制。
我院党委书记黄勇平介绍学院党建情况
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科考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对科考船的建造历程、功能特色、使命定位、科考实践、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于主任表示,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大气科学学院学院、科考中心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心,合作空间广阔,未来可在海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科考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
介绍科考船情况及合作展望
我院庄学彬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方面的情况。庄院长表示,希望发挥系统学院多学科交叉的特色,探索有组织科研,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戚煜华博士后介绍集群无人系统SLAM,报告以无人集群系统应用场景为切入点,介绍研究团队相关工作进展,并对无人集群系统在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方向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座谈会现场
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大气科学学院党委游顺勇副书记、我院党委袁婷副书记为我院教职工党支部与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授牌,双方正式结成党建结对共建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核心引领作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扎实推进“一融双高”。
党建结对共建单位授牌仪式
当天下午,我院参加活动人员在科考中心吴海铭副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大家首先前往船上会议室观看科考船介绍视频。吴海铭副主任介绍了“中山大学”号从无到有的设计建造过程,并对其目标和任务作简要汇报。吴主任指出,“中山大学”号的设立和建造有四大目的:一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实现“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决策;二是培养创新人才,打造海上大课堂;三是推动前沿科学研究,构建海上移动实验室;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海洋意识。科考中心致力于将“中山大学”号打造成多学科领域、多功能、多技术手段的海洋移动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缩小我国海洋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随后,在吴海铭副主任和金德飞船长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科考船的生活区、实验区、机舱和甲板等区域。通过参观活动,大家对科考船的建造历史、目标任务、结构功能、仪器设备和技术等有了更全面和直观的了解。
参观“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学院党委与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推进“一融双高”的重要举措。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党支部共建共赢,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推进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