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梁可奇: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发布人:本站编辑

 

学生简介

  梁可奇,女,汉族,共青团员,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光华教育奖学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本科四年时光转瞬飞逝,对比初入大学的青涩,如今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显著成长。在校期间,我秉承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严于律己,在砥砺奋进中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赤子心向党,奋斗青春路

  大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我特别注重思想的认识与发展,注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大三上学期进入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对学院的认识与了解,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此之后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期间,我主动参与学院开展的思政活动,在系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等党的理论知识,并积极与班级同学分享。基于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皆表现优异的情况,曾连续两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图 获“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业精于勤,荒于嬉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在大学里求知欲越强,收获就越大。对待每一门课程,我全力以赴;对待每一个知识,我力求将其转变为自己的思考。如此以来,在课程上学得的知识就能真正为我所用,而不是随着课程的结束变得空空如也。大二期间我还加入了学院实验组,希望能通过实践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图 实验室团队合照(一排左二)

 

  在大三上学期,我从材料学院考入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优中选优信息工程实验班,开始了我最充实的一个学年。专业跨度之大,待修课程之多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在这一年里,我每天抓紧一切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闲暇时通过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加深对专业的认识理解。在课堂上,若出现我未曾接触过而周围同学都学习过的知识时,我会通过课下自学填补这部分知识空缺。通过刻苦的学习以及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讨论,我逐渐扩充了我在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知识版图,最终,我也在那一学年取得了不错的学业成绩。转专业这个决定是我深思熟虑的选择,虽然期间的学习强度增大,但是我仍一如既往地奋斗与拼搏,回味这一年的学习经历,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满足。

  过去的四年里,学习的环境在不断变化,而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我逐渐意识到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开始明白,我们在衡量自己的变化时,始终需要将基准设定为过去的自己,而不是身边的人。如果我们专注于和他人的比较,很容易不断迷失自己。若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这便值得嘉许和肯定,一步一步,总能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图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一期间,我担任了学院学生会的秘书部干事,参与筹划学院的迎新晚会、学院运动会、长跑周等大型活动,工作细致负责,受到师兄师姐们的肯定。在大二期间我还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课外辅导活动,为师弟师妹们提供课程补习服务。大三在系统学院就读期间,我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用心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竭尽所能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专业的学习生活,也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此外,我还兼任了学院办公室的勤工俭学岗位,为学院老师提供帮助,在工作的同时,我也有很大的收获。

  工作时始终保持热情、认真负责,因为我坚信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必能有所收获。一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的困难得以解决、老师们的工作更加高效……这都是我工作的意义。

 

向着光,也努力成为光

  在生活方面,我一直认为良好心态能给一个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我总是抱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每一天的挑战。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我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在校运会、诗文朗诵比赛、“康乐杯”跳绳比赛上皆能看到我的身影,这些课余活动不但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更是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情谊。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志愿活动,连续两年参加了学校寒假招生志愿者活动,暑假期间走入社区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会感受到愉悦与满足。

 

图 参加中山大学寒假招生志愿者活动

(一排左二)

图 参加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日活动

 

  能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对我过去一个学年里的学习生活的肯定,也是对我的一份鼓励。我一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每一件我想做好的事情,我会用尽全力去做它。每当有所收获,我都会感激当初的拼尽全力的自己,而后更加努力地完成当下的每一件事。学习的道路上永无止境,不懈地拼搏终会换来丰硕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未来,我仍将在中山大学继续研究生生活,或许前路充满挑战,但我仍会坚守自己的初心与信念,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以科学报国为理想,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